2018年12月,国家发改委、交通运输部印发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》,将安阳市列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根据国家物流枢纽申报和建设要求,安阳市又以万庄安阳物流园为基础,加快存量资源整合,优化枢纽空间布局,完善配套基础设施,精心组织编制《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》,积极参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申报。
经过汇报建设方案、回答专家提问等环节以及安阳市发改委、安阳市交通局和万庄安阳物流园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,2021年11月30日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做好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将全国25个枢纽城市纳入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;安阳市顺利通过评审,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。
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有限公司,于2013年5月3日在安阳市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注册成立。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以下简称:安阳枢纽)以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有限公司为投资建设运营企业,安阳万庄公铁物流园有限公司为联合单位,采取打造枢纽联盟、深化战略合作两阶段的模式,培育枢纽整体运作组织和资源配置的运营管理主体。
安阳枢纽运营模式实行以园区为载体、以实体网络(配送中心)为支撑,以陆港服务功能为依托,联结海关、政府部门、客户企业、物流服务提供商、期货交易所、金融服务提供商等枢纽服务的参与者,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持安阳陆港物流与供应链运营,实现信息流、商流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。枢纽城市纳入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;安阳市顺利通过评审,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。
安阳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、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三个国家级发展规划战略叠加城市,是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,也是河南省唯一非省会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安阳是河南省重要工业基地,拥有精品钢及深加工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文化旅游四个“千亿”级产业集群,精细化工、食品制造、纺织服装三个“五百亿”级产业集群,绿色建材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五个“百亿”级产业集群,商贸、物流、金融和信息等服务业发达,物流需求旺盛。
安阳素有“豫北要冲、四省通衢”之称,位于河南省最北部、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,具有承东启西、连南贯北的天然区位优势,250 千米范围内覆盖郑州、石家庄、济南、太原 4 座省会城市,是辐射豫冀鲁晋四省的区域性集散中心。
万庄安阳物流园位于安阳市汤阴县,晋豫鲁铁路直通园区,东邻安阳红旗渠机场,西邻京广铁路,中穿 107 国道、京港澳高速、京广高铁,附近还有 341 国道、南林高速、台辉高速等,与万吨级铁路编组站——汤阴东站仅一墙之隔。
30亿元
3100亩
27.5亿元
2200亩
安阳枢纽计划总投资 30 亿元,规划建设占地 3100 亩,主要建设:标准化仓库、铁路专用线、内陆口岸、保税物流中心、多式联运中心、集装箱交易中心、国家物资储备库中心、冷链物流中心、期货交割物流园、期货要素产业园、跨境电商产业园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、数智化管理运营中心、会议会展中心等。
安阳枢纽呈现“一枢纽两片区”布局模式。“一枢纽”主要指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;“两片区”是指东、西两个功能分区。两片区直线距离 2 千米,其间京港澳高速、京广高铁、107 国道南北穿过,高速公路出入口就近接入两片区,瓦日铁路东西向以专用线连通两片区。
东片区占地约 0.65 平方千米,具体功能分区如图 1 所示,包括铁路专用线 1 号线及站台库、标准化仓库、保税仓、出口加工区、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功能区。
西片区占地约 1.42 平方千米,具体功能分区如图 2 所示,包括流通加工区、铁路专用线 2 号线场站及站台棚、集装箱堆场等区域,计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。
安阳枢纽主要服务以尿素、纯碱、玻璃、粮食、棉花、饲料、钢材、铝锭、木材、食品、煤炭、汽车等为主的大宗商品及大宗消费品。
目前,安阳枢纽建设已完成投资27.5亿元,完成土地摘牌2200亩,其中建成标准化仓库66万平方米,集装箱堆场 15 万平方米,道路货场 30 万平方米,铁路专用线 12 公里,作业线 6 股道,可同时停靠五个 5000 吨级货运专
列,以及配置航吊、正面吊、吊车、叉车等配套的智能化设施设备,并已全部投入到业务运营。目前建设还在快速推进中,在建工程包含标准化仓库 12 万平方米,堆场 5 万平方米,办公楼 2 万平方米,计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万庄安阳物流园通过实现“一个枢纽+六条通道+八个中心”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为战略目标,逐步形成服务生产、汇集商贸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。把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为“立足安阳、链接全国、贯通全球”的国内外知名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成为安阳市改革开放新高地、产业聚集新热土、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、河南省现代物流及枢纽经济的引领者。
全国物流量及贸易额最大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