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,国家发改委、交通运输部印发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》,将安阳市列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根据国家物流枢纽申报和建设要求,安阳市又以万庄安阳物流园为基础,加快存量资源整合,优化枢纽空间布局,完善配套基础设施,精心组织编制《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》,积极参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申报。
经过汇报建设方案、回答专家提问等环节以及安阳市发改委、安阳市交通局和万庄安阳物流园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,2021年11月30日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做好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将全国25个枢纽城市纳入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;安阳市顺利通过评审,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。
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有限公司,于2013年5月3日在安阳市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注册成立。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以下简称:安阳枢纽)以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有限公司为投资建设运营企业,安阳万庄公铁物流园有限公司为联合单位,采取打造枢纽联盟、深化战略合作两阶段的模式,培育枢纽整体运作组织和资源配置的运营管理主体。
安阳枢纽运营模式实行以园区为载体、以实体网络(配送中心)为支撑,以陆港服务功能为依托,联结海关、政府部门、客户企业、物流服务提供商、期货交易所、金融服务提供商等枢纽服务的参与者,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持安阳陆港物流与供应链运营,实现信息流、商流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。枢纽城市纳入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;安阳市顺利通过评审,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。
万庄安阳物流园位于安阳市汤阴县,晋豫鲁铁路直通园区,东邻安阳红旗渠机场,西邻京广铁路,中穿107国道、京港澳高速、京广高铁,附近还有341国道、南林高速、台辉高速等,与万吨级铁路编组站——汤阴东站仅一墙之隔。
35亿元
3100亩
27.5亿元
2200亩
万庄安阳物流园规划占地3100亩,总投资35亿元,主要建设:标准化仓库、铁路专用线、内陆口岸、保税物流中心、多式联运中心、集装箱交易中心、国家物资储备库中心、冷链物流中心、期货交割物流园、跨境电商产业园、大宗商品期现业务服务中心、数智化管理运营中心等。
安阳枢纽呈现“一枢纽两片区”布局模式。“一枢纽”主要指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;“两片区”是指东、西两个功能分区。两片区直线距离2千米,其间京港澳高速、京广高铁、107国道南北穿过,高速公路出入口就近接入两片区,瓦日铁路东西向以专用线连通两片区。
东片区占地约 0.65 平方千米,具体功能分区如图 1 所示,包括铁路专用线 1 号线及站台库、标准化仓库、保税仓、出口加工区、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功能区。
西片区占地约 1.42 平方千米,具体功能分区如图 2 所示,包括流通加工区、铁路专用线 2 号线场站及站台棚、集装箱堆场等区域,计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。
主要服务以尿素、纯碱、铁合金、棉花棉纱、农产品、钢材、铝锭、木材、煤炭等为主的大宗商品。
目前,安阳枢纽建设已完成投资27.5亿元,完成土地摘牌2200亩,其中建成标准化仓库及配套办公楼等设施66万平方米,集装箱堆场15万平方米,道路货场30万平方米,铁路专用线6股道,总长12公里,可同时停靠五个
5000吨级货运专列,配置航吊、正面吊、吊车、叉车等智能化设施设备,并已全部投入使用。目前建设还在快速推进中,在建工程包含标准化仓库12万平方米,堆场5万平方米,办公楼2万平方米,计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。
在“十四五”的收关之年和“十五五”期间,万庄安阳物流园将进一步优化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,推动流量经济优势向枢纽经济、资源配置优势转变,紧紧围绕“尿素-复合肥”“纯碱-玻璃”“粮食/农产品-食品/饲料”“铁合金/铁矿石-金属/钢材”“棉花、棉纱-服装”“木材-家具/木制品”“聚乙烯/聚氯乙烯/聚丙烯-新材料”“医药原材料/半成品-医药/大健康”等八大产业链,实现“一个枢纽+六条通道+六个中心”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目标。即:一个全国物流量及贸易量最大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;
西北、西南、东北、东南至安阳的四条国内物流大通道和东向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、西向陆上丝绸之路物流大通道;形成“一带一路”豫北集结中心、多式联运集结中心、集装箱交易中心、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及价格形成中心、“平急两用”物资保障中心、保税物流中心共六个中心。 把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物流节点、河南枢纽经济先行区、区域性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,为加快国家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做出贡献。
全国物流量及贸易额最大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。